年度归档: 2025 年

他不是佛

坤坤三年级(下期)第1周学报〔总第90期〕

本周开学季,班级线上家长会着重孩子心理健康,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树立积极生活思维,勇敢迎接生活挑战,每天记录和分享快乐小事,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氛围。其他方面强调家校本抄写、孩子单独上下学报备、开学首日着装等事宜。

语文方面:坤坤预习新课,练抄字词,父子复背《迟日江山丽》《惠崇春江晚景》《三衢道中》《忆江南》《清明》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《守株逮兔》《元日》等诗文;课外阅读《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(13)(14)》的音乐魔术师、美国南北战争、国际红十字会、铁血宰相、日出的地方、世界大战等内容。坤坤偶言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趣之事,我令儿思考自己从前是否唯有中华文明为主体的世界观,并未充分认识多元文明精彩?儿言是。我又令其思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核心是否为开放、交流以及对外学习。

一周作业反馈语文预习、听默错误较多;课外阅读改版升级,要求孩子摘抄词句,坤坤存在抗拒推拖心理;背书方面稍有进步,初步掌握拆分课文《小燕子》的外形、春光、轻风、柔柳、飞行、休息等文脉结构理解与记忆。

数学方面:坤坤完成课堂精练、口算本。抗拒为父讲解难题与作业改错;英语每日记读表单尚未打印。每日语学、数学作业完成已近深夜,英语课文、单词跟读时间难以保证,质效甚差。

开学首周,班主任老师告诉坤坤上期语文学测班级第一,同询为何父母未参加期末家长会?儿复我祖奄奄一息,父母返乡照顾;数学老师告诉坤坤上期数学学测成绩名列前茅,知否寒假作业可以自主安排,儿复知之。我教坤坤下次记住感谢老师们对你的关心。为父还同坤坤谈论了亲人离世的突兀与悲痛,亲人弥留之际的医疗救助与人性关怀孰更重要,我们应该如何与亲人道别?如何审视亲人在世留下的经验教训并启发我们表达与热爱等。

常言道开局即冲刺,坤坤开学首周的学习状态明显不合格。年岁渐长,儿子生活学习各方面独立心切却无实践动能。诸如进入学习状态缓慢,作业催促多次无果,抗拒为父教导,拒改作业错误,更甚者持刃慑众;长辈辞世,某晚为父外出送伞上香,前行交待儿子自行洗涮上床睡觉,以期独立能力之锻炼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结果承诺未守宛若耳旁之风。

前述种种找不到抓手,有时真叫人颇为无奈。作为家长唯有爱与耐心以对。不知此是否为叛逆期表现?为父只能克制自身情绪同孩子温柔理性交流,细细感受孩子、父母、长辈各方微妙心理诉求与主张,尽最大努力化解抵抗情绪和行为,构建平衡与沟通,让孩子在有爱环境下成长。

我们父子时而对打又合好,时而外出走走。他问我1到100相加等于多少?为父随即运用等差数列公式求和,数学不就是一场游戏么;为父趁静为他讲述情绪调节,我们应该将心力用于解决问题,而非受情绪涟漪左右。心境很重要,坤坤却对我说自己不是佛,他偶尔也会心乱如麻;为父还为他讲述不要浪费时间滑手机,短视频展现的内容同质化严重,环境与思维的片断要素并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。

当然为父也要三省吾身。诸如孩子在家写作业头放过低,需要立即配备矫正架;减少手游时间,跟儿子共同学习进步;审查暴力血腥电视节目内容,阻断孩子效仿(为父发现某节目中家长收缴孩子红包,孩子暴力相向);反思是否鼓励孩子使用人工智能做作业?或许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础教育底层逻辑亦在变化,知识不在于死记硬背的储备,而在于活学活用的利他创新。

一切无常。生活、工作、教育如是。

婆婆走了

我事后才知婆婆凌晨三点入院、县院缺血又转市院的消息。婆婆送院时还特意交代了后事。爸妈只说今次她应无大碍。他们害怕此事会耽误我工作,便未及时告之。

说来亦是。本人近在机关调回公司的两难境地中任人摆布。孩子期末考试缺乏心力照顾。如何抽身回家照看婆婆。烦心事颇多。

即便如此。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家人安危更重要?工作没了可以再换,亲人走了再不能见。为何长辈晦默至深。或许他们担心我们平稳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而愈发艰难。

不及多想。本人毅然决然处理好回调公司事务,时刻关注婆婆病情,并叮嘱陪床照顾婆婆的大姑和母亲保重身体。唯愿婆婆同三年前一样化险为夷。

婆婆在院三四天始终卧床闭目,爸妈转述婆婆病情好转。

待我周末到院探望婆婆。婆婆却是神志不清、不识人面了。母亲担心婆婆时日无多,决定将婆婆送回村里,方便大家轮换照料和处理后事。决定期间,大姑、哥嫂主张给婆婆做一个脑部扫描,医言扫描结果若为脑部血栓,化血又会导致早先止血的胃部再次出血。再者婆婆身患七八种病,疾重难返。

我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和决定亲人的归途。如何给自己一个心安。如何给亲人一个体面。

我们抬送婆婆出院的过程也不容易。只有听进回家二字时,神志不清的婆婆才稍微配合我们起来。母亲回村途中一直抱着婆婆,大家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。

婆婆在家休养期间,我们三家人轮流照顾,邻里闻讯前来看望。我返成都处理公事一日速归。除了生死,人生还有什么大事。我要陪婆婆走完最后一程。

婆婆一生爱憎偏执,无私向公。当下卧床难立,摇头晃脑。婆婆在床说着毫无逻辑且不连贯的个人回忆碎片好似呓语。她叫过所有在世亲人的名字,她招呼过近几年离世的邻人,她还如幻拒绝某人要拉她离去,老弟此时总说我们保护你,他们不敢来。

我们整日陪床无微不至照料婆婆,揉腹摸手、陪她聊天、洁面擦痰。婆婆几日不吃不喝。我们隔时给她喂水喂药;她想吃什么,我们立即为她做;虽然大家心知肚明,一切于事无补。我们只有力所能及做好临终关怀,同时面对婆婆日渐衰弱的身体又无可奈何。

情怯难言。我们年少时对于自己的后事总爱轻描淡写。人上四十,我才发现安排好人生后事亦是敬畏生命旅程。望着心力憔悴的父母,我想到从繁到简丧葬观念的代际变化,少子化社会和现实生存压力对于情亲养护传统伦理的冲击。我们面对死亡如何取态?我们如何面对父母的离去?我们的告别能给儿女留下什么价值?

1月16日丑时,婆婆摇头晃脑厉害,乱打被子、失温感知,喉管咕噜声由强至微。慢慢。婆婆在我妈怀抱安祥离去。那一刻母亲和老弟都难以置信。我一人在旁默默拭泪。

婆婆真的走了。

母亲迅速通知兄弟姊妹,大爸大妈、姑父大姑赶来。大家说这是喜丧。让婆婆安安静静的走。

邻里闻讯立即前来帮忙。穿衣、抬棺、烧纸、入棺、主持丧事,大家各司其职。天寒地冻,院子里生起了很大一团火。母亲麻利扔掉了婆婆生前的所有遗物。

阴阳先生卜算婆婆遗体停放堂屋三日上山。丧事一切按部就班。通宵守夜,进香护灯,外出拜孝,披麻戴孝。婆婆生前特爱热闹,置办酒席;婆婆生前遗愿,抬石修碑。诸事完毕,我前往市区报销输血费用;返家报销丧葬费用;注销婆婆户口。至此我成了户口本上唯一。一种深层的灵魂孤寂油然而生。

一切结束。我才突然反应过来。

一位至亲从世上彻底消失了。一片突兀的空白。婆婆从未与我梦相接。偶尔我还会睹物思人,黯然拭泪。

我们如何同故人道别。好好说话。依依惜别?人们总爱重新审视自己和亲人在世时的爱恨关系。大家似乎并不会记住什么经验和教训。死亡像是一场彻底的和解。

纵然情感反射弧绵长,斯人还是留不住。

正是:

寒山凿石埋老人,苍松金竹添新坟。

计策万般施无效,寿世长短有疆量。

我今烧炭坐堂前,物换情怯意难平。

小酌白酒以自宽,欲语肠断泪阑珊。

相亲寂灭无梦魂,阴阳相逢在山林。

听爸爸的话

坤坤三年级(上期)第17周学报〔总第89期〕

本周,坤坤语文温习功课,练习题单,父子复背《七步诗》《归园田居(其三)》《于易水送人》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《蜀中九日》《中秋月(其二)》等诗文,观看曹植七步作诗影片;期末临近,课外阅读时间压缩,了解《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(11)》的联即国家、彼得的窗户、第一号仆人等内容。

数学方面:坤坤完成课堂精练、口算本以及作业改错;英语加量复习六个单元内容与单词,学测成绩未出,坤坤自白部分英文试题难懂;本学期兴趣课结束,收获射箭基础动作知识;生活方面:坤坤有晚无意打翻洗脚水,为父让其自行处理,各方保持情绪稳定;本周两次错过放学接儿时间,工作繁忙非是理由,为父深刻反思时刻关注班级网络动态信息。

坤坤今次语文学测成绩96.5分,为父检查错题,引导儿子描绘大自然的丰富,以春夏秋冬不同气象、红黄蓝绿青蓝紫色彩、花鸟虫鱼鸟兽景物为思维线条分述;坤坤背诵两弹城作文备考,为父以两弹城外景、两弹城内景、观看核弹爆炸影片有感、大国重器研制、感谢科学家无私奉献、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读书等路径为主线,强化训练思维记忆。

元旦假期一天,老夫带坤坤修鞋。望儿见识人间烟火,理解生活味道。如今市井小贩逐渐消失,我们扔掉稍有破损的旧物,许多事和速食生活一样极快更新。物质极大丰富,谁又会想我们丢掉了什么?修修补补中的百姓生计、慢时光、人情味等等等等。

虽然这很冰冷。但总有人喜欢,总有人不喜欢。

坤坤就属于后者。他要我在修鞋间隙去学校附近购买图腾挂件。此物近来风靡。坤坤一路话密。他兴致勃勃讲述自己在学校跳蚤市场斩获五件新玩具;他问本人是否观看爽剧,为父引导坤坤应该深入了解社会生存规则与人事复杂本性,爽剧简化思维,培养逻辑惰性;他还质疑人生哲理是否有用,为父引导坤坤吸收经验主义,同时自我实践体悟与检视结果。你以为不是你以为,往往皆因个人思维总和不是多方事实结果。大智若愚。为父少年时期要是有高人指引,走出大山至少不会太多弯路。

周六,我们一家人购买年货。老夫本欲带儿尽多认识菌菇、干果、虫草等,小孩子似乎对生活提不起兴趣。好在他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玩具,一人拼凑五六柒的魔刀千刃至晚间十一点半;周日,妻子辅导坤坤作业,效果一言难尽。儿子早已吃透了妈妈的宠爱心思。

此事不禁令为父忽然想起坤坤的学期总结寄语。独立意识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,学习成绩阶段性起伏,望你戒急戒躁,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松散懈怠心理,继续努力学习,创先争优。

1 2 3